当前位置: 首页 - 海洋科普 - 详细内容
栏目导航
+更多 新闻资讯
+更多 推荐商品
+更多 海洋历
详细内容

活化石鹦鹉螺

来源:本站整理 日期:2017-09-12


在小说《海底两万里》 中,尼莫船长的“鹦 鹉螺”号可以自由地 在海面和海底之间穿梭,一度 被人们认为是“海洋巨兽”。 是什么原因让“鹦鹉螺”号拥 有如此神奇的技能呢?原来尼 莫船长在“鹦鹉螺”号上装设 一个容积等于船身1/10的蓄水 池,当蓄水池装满时“鹦鹉 螺”号就会完全沉入海里,当 把蓄水池里的水排空后“鹦鹉 螺”号就会浮出海面。那么尼莫船长又是受到什么启发制造出“鹦鹉螺”号的呢? 
鹦鹉螺,最早出现于距今 4.9亿年前的奥陶纪,最大的鹦 鹉螺化石是在奥陶纪的地层中 被发现的,长达10多米。奥陶 纪是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 代,那时候的鹦鹉螺堪称海洋 里的顶级掠食者,它凭借着庞 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 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它们 主要是以海蝎子、三叶虫等为 食。与它同类的章鱼、鱿鱼和乌贼等在进化发展中身体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乌贼身体外 的壳转入身体内;鱿鱼也仅仅 是留下一层胶质的薄膜;章鱼 的壳则已经完全消失了。唯有鹦鹉螺的外壳进化发展至今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是生活环境稍有改变,从原来的浅海移居到深海中。所以它是现存软体动物中最古老的种类,也是研究生物进化、古生物与 古气候的重要材料,有“活化 石”之称。 
鹦鹉螺,是一种有螺旋状 外壳的海洋软体动物,雌雄异 体,基本上是底栖动物,具有 夜行性,属于头足纲中的四腮类,是现代章鱼、乌贼类的亲 戚但并无墨囊。现仅存于印度 洋和南太平洋的亚热带和热带 海域,我国台湾、海南岛和南 海诸岛均有发现,是国家一 级保护动物并列入《华盛顿公 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鹦鹉螺有着近于脊椎动物水平的发达的大脑,神经系统 和循环系统也相当发达,眼 睛的构造则很简单;心脏、卵 巢、胃等重要器官被保护得相 当好,都生长在靠近螺壁的地 方。它们平时多用触手在百米 以下的深水底层匍匐而行,主要以底栖的甲壳类动物为食,也会利用触手的分泌物附着在 岩石或珊瑚礁上休息。它们白天栖于海洋深处,只有夜间才 漂浮到离海面不远处游泳。鹦 鹉螺浮游在海面上时,外壳向上,壳口则朝下,头及触手完 全舒展。 
鹦鹉螺的外壳很漂亮,内里构造也颇具特色,石灰质的灰白色外壳外表光滑且大而 厚,左右对称,沿一个平面旋 转,呈螺旋形,后方间杂着多 条红褐色的火焰条状斑纹,生长纹细密。鹦鹉螺的触手很 多,有90只,但是并没有吸 盘,为叶状或丝状,用于捕食及爬行,其中有两个合在一起 变得很肥厚,用于肉体缩到外 壳内时盖住壳口,这与腹足类 厣的作用类似,在休息的时候 也会有几条触手负责警戒,也 算是各善其用了。在所有触手 的下方,有一个类似鼓风夹子 的漏斗状结构,通过肌肉收缩 向外排水,以推动鹦鹉螺的身 体向后移动,与它的亲戚现代 章鱼、乌贼类的游泳方式极 像。因此,鹦鹉螺还被海洋生 物学家们称为“海洋中的喷射 推进器”。 鹦鹉螺的外壳由两层物质 组成,外层是磁质层,内层是 富有光泽的珍珠层。鹦鹉螺的 壳内分许多腔室,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而它一生只栖于 最大、最晚形成的被称为“住 室”的腔室内,其余的腔室 内充满了气体,被称为“气 室”。至今为止,发现拥有腔 室最多的鹦鹉螺共有腔室38 个。每个腔室之间都有室管穿 过,将所有腔室连接在一起, 得以输送气体到腔室内,这样 鹦鹉螺就可以像潜水艇似的, 掌控着自身的浮沉与移动。 
1954年,人类模仿鹦鹉螺 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 式,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核 潜艇,该艇总重2800吨,整个 艇体长90米,共花费了5500万 美元并取名“鹦鹉螺”号。由此可见,小说中的尼莫船长建 造“鹦鹉螺”号应该也是受到 了鹦鹉螺的启发吧!


COPYRIGHT © 2017 海洋世界杂志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404857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4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