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海洋科普 - 详细内容
栏目导航
+更多 新闻资讯
+更多 推荐商品
+更多 海洋历
详细内容

海洋生物灭绝风险

来源:本站整理 日期:2017-09-09


化石有什么用?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在史上,古生物学家一直将他们的工作放在了解地球远古时期的地质记录。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化石生物信息能够帮助解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趋向。我们知道,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的进化也往往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而比如科学家们看到一个珊瑚或者是有孔虫化石,就可以推断出当时它们所在的海洋

环境是什么样的;而一个贝壳化石,就能让科学家们分析出贝壳所在的海滨环境现在,科学家们又在进行利用化石来分析生物灭绝风险和原因的研究。

哈尼克和他的同事斯坦福大学的乔纳森·佩恩,以及柏林博物馆的卡尔·辛普森一直都想知道,到底化石的哪些方面能够更好地预测一些珍稀物种的灭绝风险。“只有通过长历时的化石记录,我们才可以真正看到这些关系是否存在。”哈尼克说。

那么,什么风险才是影响海洋生物灭绝的重要因素呢?为什么有些海洋动物更易灭绝,而另外一些却能顽强生存呢?

科学家们在世界海洋的无脊椎动物化石中寻找答案,包括5亿年前到现在的化石数据库,数据库中有6500多种海洋动物,例如海胆、珊瑚、海螺、蛤、牡蛎、扇贝、腕足类和其他动物等。当探寻灭绝和稀有动物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发现了海洋动物的灭绝风险的关键,就是生物所栖息的海洋环境地理范围的大小。海洋生物栖息的广度起次要作用,而物种的数量对灭绝的影响不大。研究的结论非常惊人:栖息环境地理范围小,并且环境适应范围狭窄的海洋生物比普通物种灭绝的几率大6倍以上。

哈尼克解释说:“环境的变化对所有地区的影响可能不太相同,对每个生物个体的影响也不相同。如果一个分布范围广但数量少的珍稀物种的某些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至少在另一些地方,它们中的一些仍然能够存活;而如果一个数量多但分布范围小的物种的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毫无疑问它们会遭受灭顶之灾。”

“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当某个种群的数量减少时,我们不需要担心他们,”哈尼克说,“我们可以相信的是,种群范围的缩小,意味着在长时间范围内灭绝风险的增加,即使种群数量还相对较大。”

什么是“珍稀”动物?

如今,越来越多的生物被人们加入到了“濒危”、“珍稀”等词条中。诚然,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每天有近百种生物灭绝,每小时就有3~4种生物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海洋占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但由于海上的监测数据比陆地上更难收集,人们对于大多数海洋动物的现状了解甚少。海洋生物的灭绝,人们甚至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察觉到。

研究者们一直认为,珍稀的生物更容易死亡。提到“珍稀”,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呢?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少”这个字。其实,“珍稀”可能包含更多的意思。在科学家的眼中,“珍稀”物种可以是指局限于某一特定地理范围的物种,或者数量较少,或者是适应的生态环境范围狭窄,或者是以上情况都有。例如,我们说虎鲸是“珍稀动物”,是因为它们的数量较少,即使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都能发现它们;直冠企鹅也被认为是“珍稀”的,因为它们生活的地域范围很小,它们生活在远离新西兰海岸的偏远小岛,尽管在那些小岛上它们的数量较多。

这项研究的结果,不禁让人想到了在毛里求斯岛上经历了悲惨灭绝命运的渡渡鸟。它的灭绝,正是因为它栖息的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它们无法继续生存,而栖息环境的单一更让它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当它们所有的生存条件全部丧失的时候,灭绝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临了。

大熊猫,其实也是类似的珍稀动物,所幸人们保护及时,现在的大熊猫,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但人为的保护,也无法使大熊猫的分布范围扩大,一旦有天灾降临,大熊猫仍然会面临灭绝的危险。

相比它们,虎鲸便是另一种情况下的珍稀动物。虽然有着极少的数量,但却广泛分布在世界的各大海洋中。就算某一区域的海洋环境发生了巨变,虎鲸要做的也不过是换一片海域继续生存。相比那些分布密集但脆弱的生命们,虎鲸的灭绝风险自然要小得多了。


COPYRIGHT © 2017 海洋世界杂志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404857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4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