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海洋科普 - 详细内容
栏目导航
+更多 新闻资讯
+更多 推荐商品
+更多 海洋历
详细内容

中国的北冰洋情缘

来源:本站整理 日期:2017-09-12


中国人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北冰洋,是在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份由万历年间意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献上的世界地图中,清晰地用汉字标出了北冰洋的所在——冰海。据说,明神宗看到此图后龙颜大悦,向利玛窦一一询问了地图上的世界,可惜的是,此时的大明再也没有了郑和下西洋的气势与船队,只能在地图上慢慢地欣赏这个地球了。直到1840年,腐朽的大清帝国的大门被英国人一脚踢开。于是在300年的失之交臂后,中国人又一次迎来了与北冰洋相遇的机会,这次向北方投去视线的,不是皇上和太后,而是京城里的大帅们。

《斯瓦尔巴条约》,你知道么?

1911年的辛亥革命覆灭了清帝国,取而代之的是北洋政府。虽然帝国已经灭亡,但北洋政府中执掌实权的仍然是军阀——那个年代的民国,15年换了15位总统,真正是“老总多如狗,督军遍地走”,各国列强因在华寻找代理人,故意煽动军阀之间进行混战,老舍话剧《茶馆》里的“今天张大帅打李大帅,明天李大帅打赵大帅”是这时期最辛辣的写实。

1914年,帝国主义干脆不扶持代理人了,真刀真枪的在欧洲干起来了。而北洋政府在经历了“府院之争”后,最终也加入了战局。当然,大帅们参战的方式是向欧洲派遣劳工。不过这样的站队也没能给中国带来好处,1911年,五四运动爆发了。

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中国、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成为了《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约国。今日的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的博物馆里,还保存着《斯瓦尔巴条约》签字国的名单,中国的名字赫然在列。                                           



签订了这项条约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至今中国公民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的科学和生产等活动。而中国也确实在后来进入了该地区并建立了科考站——对于北洋政府而言,这也许是他们所做过,为数不多的高瞻远瞩,也是北洋政府仅存的外交硕果之一吧。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签完字以后,北洋政府就把这档子事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对于大帅们而言,在国际条约上签个字本身就是很有面子大振国威的举动,至于条约上写的到底是什么,大帅们是不想关心也关心不了的。这倒不是在嘲讽北洋政府,而是当时的中国国力和政局不可能支持对北冰洋地区进行考察。日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也似乎压根忘记了这档子事,也许从来没有人向蒋委员长提起过有这么一个条约的存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份条约也从来未被重视过,条约上中国的名字就这样躺进了朗伊尔城的博物馆,静静的沉睡,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重见天日

1986年,挪威卑尔根大学向中科院发出了一份邀请,根据邀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参加了由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4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科学考察队,对北极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及其邻近海域进行考察。就在乘坐“南森”号科学考察船的时候,一位热情的挪威教授向高登义赠送了一本英文与挪威文对照的《北极指南》,并多次向他介绍如何在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建立科学站的事宜。

正是这本《北极指南》引起了高登义的注意,上面不仅提到了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历史,还讲述了挪威政府对斯匹茨卑尔根群岛的管理和开发工作,尤其是书中记载的《斯瓦尔巴条约》——条约上面记载,中国居然也是签字国之一!在完成科考工作后,高登义迅速搜集了关于这一条约的文献和相关资料带回国内,令他吃惊的是,国内几乎没人听过这个条约,更别说如何合理的利用它了。

之后,高登义开始向中科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游说这个条约,相对于南极科考的顺风顺水,北极科考当时在中国则近乎空白。而根据《斯瓦尔巴条约》的内容,中国完全可以在斯匹茨卑尔根建立科考站。这一信息迅速引起了中科院的重视:在中国科学院的“九五”重大科研项目(极地科学)中,专门设立了“《斯瓦尔巴条约》与北极建站问题”的子课题,积极筹建在斯匹茨卑尔根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签订于1925年的这项条约,为中国进入北冰洋进行科研、生产与科学考察提供了法理依据。于是,1996年,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宜瑜率团赴挪威,同行的还有秦大河、高登义和张兴根,就广泛开展中挪科研合作包括与挪威有关部门进行了磋商和会谈。会谈之中,中方提出了在斯匹茨卑尔根建立科学考察站的事

宜,挪威方面对此表现出了热烈的欢迎。第二年,中科院得到了挪威驻中国大使馆关于“欢迎来斯匹茨卑尔根建站”的函件。1999年7月1日中国向北冰洋派出了第一支科学考察队,中国的北极科考之路正式拉开。

中国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得知中国可以在挪威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消息后,中国立刻开始筹措建立北极科考站的相关事宜。2004年7月28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国家根据网络投票,将北极科考站的名字命名为黄河站。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这为解开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等众多学科的谜团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北冰洋,中国不可忘记的地方

中国自进入北冰洋后,科学考察活动严格遵守国际公约,绝不参与任何国家的领土争端和资源所有权纷争,除了科学事业之外,从来没有进行过军事活动或准军事活动,向全世界展现了和平、和谐利用海洋资源的伟大前景与可能性。这一行为本来应该值得喝彩,但惯于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西方媒体,却对中国进入北冰洋大呼小叫,更有甚者将中国在北冰洋的活动称为“巨龙的野心”,言下之意将中国看成是这一地区秩序的破坏者和煽动者。   

北极对我国的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的影响,比南极更加明显也更加重要。北极极涡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中国北部冬季的天气与气候;北极臭氧层亏损,则直接影响中国的气候环境。这些对于中国的粮食种植,燃料供应乃至生产经济都有着极大的关联。比起北冰洋的资源,中国在未来更为关心的,恐怕是北方航道问题。随着冰山的融化,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最终有可能成为现实,其中经由俄罗斯的东

北航道最有可能正常航行。在2010年9月,一艘香港货船就在两艘破冰船的开道下,途径挪威最终抵达了上海港。这比往常通过苏伊士运河航道航程减短6400千米,节省燃料费用18万美元。这对于中国的大宗货物输出和进出口业务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也是中国最有可能实现的北极开发项目。


COPYRIGHT © 2017 海洋世界杂志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404857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4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