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策划 - 详细内容
+更多 海洋科普
+更多 推荐商品
+更多 海洋历
详细内容

坚冰坚守——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冰团队纪实

来源:本站整理 日期:2017-11-29


编者按:

        海冰作为一种季节性极强的灾害,每年春节前后几乎都是最严重的时候。别人都忙着为家人添置礼物,准备年货,而他们却忙碌在海冰工作第一线,无法与家人团聚。这份执着与热忱,在稍显浮躁的当前社会着实难能可贵。而这份坚持尤其令人感动。在每张海冰人的笑脸背后,都是一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而又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老海冰人手中的一块冻硬了的馒头,是新一代海冰人手中的冰钎,是海冰人在冰上坚定的步伐,是值班人员笔下的值班记录,是测量时手中的风速风向仪,更是支持他们的家人口中一句“一切都好,不用挂念”的谎言……这种精神,在一辈辈海冰人中得以传承,这种精神让每个人似乎都有了光芒!向老一辈、新一代海冰人致敬!向海冰人的家人致敬!


 

        2015 年冬季的寒潮来的比往年要晚一些, 但是却异常猛烈。由此带来的是这年海冰的迅速发展,浮冰面积由24000平方千米发展到36115平方千米仅用了3天时间,浮冰厚度也迅速增大……在冰情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有一支默默奉献的队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就是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冰团队,一支勇于和冰雪严寒、孤独艰苦对抗的团队。

    

        爱岗敬业,忠于使命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岸基雷达海冰信息提供者,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海冰团队每年冬季都要向兄弟部门提供冰情日报,从海面开始结冰,到春天的阳光融化掉最后一块冰碴,冰情信息每天都会按时发送,不管是风雪交加,还是除夕之夜,从未间断。从雷达站建站到现在,32年的坚持已经成为融在血液里的一种习惯,32年来累计向兄弟单位发送日报超过5000份,这数字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海冰人孤独的坚守,执着的奉献。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终于来到梦寐已久的雷达站。汽车下了高速一路向西,天空逐渐由蓝变成浅浅的灰,大挂货车一辆辆从车边呼啸而过,一个转弯后就看到了两个高高耸立、冒着白烟的烟囱,我们朝着烟囱的方向一直前进,路上车辆和行人逐渐变少,空旷的感觉慢慢涌上心头。终于来到山脚下,车沿着爬山的公路一直向上,一个又一个转弯,沥青路变成了青砖路,终于一个急转弯过后,一座橘红色的八角楼映入眼帘。终于到了!

        以前就听说雷达站位置偏远、人烟稀少,没想到这么偏。也许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此刻正值北方的冬天,山上的树叶已经掉光,只留下干巴巴的树干,山顶一座18米高的雷达天线塔略显突兀,而眼前的景象略显荒凉。值班员和看门的曹大爷迎了出来,旁边还跟着两只看起来凶巴巴的小狗,这种感觉像极了在孤岛驻守的官兵。孤独和寂寞两个词语浮现在我的脑海。

        天刚擦黑的时候,两只小狗突然叫了起来,我天真地以为是有客人来了,值班员却淡定地表示是不速之客!原来在港口周围,经常有小偷在周围出没。2014—2015年冬季值班期间,就有小偷翻墙而入,幸好被曹大爷和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才没有造成任何财产损失。我很好奇,他们怎么会知道小偷是否进了院子,原来他们已经能从小狗的叫声大小中分辨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值班期间大家几乎不与外人来往,山上的雷达站真成了我假想中的孤岛。

        值班的工作重复而单调:7时30分检查设备,打开雷达,分析雷达数据,整理出海冰监测报告;下午1时30分、晚上7时30分重复相同的工作流程,最后把每天3个时段的海冰监测报告合成一个全天海冰监测日报发出;晚上10时或10时30分关闭雷达。每天数小时的监测工作,没有公休日,没有节假日。由于长时间封闭,不与他人交流,值班人员每次值班结束回家后,都像话唠一样不停地找人讲话。


冰厚增长研究


        然而,最危险的还是上冰观测。有幸赶上了与海冰队员到海边进行实地海冰勘测的机会。一到海边我就被眼前壮美的景象震撼了:广阔的海面一眼望去已全部冰封,岸边是数米宽犬牙交错的冰墙,冰墙之后就是大冰盖,上面星星点点地有一些模糊不清的突起。回过神来我就犯难了,这么高的冰墙,怎么翻过它下到冰面就成了难题。我感觉自己够灵巧,可是突然脚下打滑,一不小心又踩到虚冰上去,半条腿陷了进去,吓了我一大跳!只能手脚并用,费尽力气终于下到冰面,我回头一望,原来这个冰墙有2米多高。值班员扛着一把1.5米的大冰钎,走在我的前面,时不时回头照顾我这个冰上的门外汉,他瘦瘦小小的身躯在我的眼里逐渐高大起来。

        海上的寒风尤其刺骨,只露两只眼睛的我在瑟瑟发抖,而值班员却不停地拿出仪器获取资料。在冰盖上走了大约2000米来到了固定冰的边缘,这里有很多碎冰块,主要是大块浮冰互相撞击、拉伸而形成的大片又碎又酥的浮冰。再有经验的海冰值班员也不可能百分百地判断出哪块冰面会有窟窿,即便是身着救生衣,坠入海中后也很难脱险。每隔三四天的实地海上测量,对海冰人来说都是一次胆量、细致、体力和耐力的考验。


破冰船海上冰调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监测中心海冰团队的“女汉子”宋丽娜从2009年毕业至今,已经连续在这里工作了7个冰期、过了5个元旦;她在这里配合海上冰调试验,连续工作过24个小时。提起雷达站,虽然让人联想到的是枯燥的工作与生活,但是于她却是无比的温暖、有着无数回忆和深厚感情的地方。她说雷达站就像另一个家,要像珍惜自己家一样珍惜雷达站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有次,维修人员在工作时不小心将站上的工作桌面划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她心疼了好几天。就是这样一个内心细致的小姑娘,需要的时候,18米高的雷达铁塔,说爬就爬;2米高的冰墙,说翻就翻。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胆子大的姑娘,也会害怕,有时值班期间休息从来不关灯,我问她为什么住在距离楼梯最近的小房间,而不是走廊尽头的大房间,她不好意思又诚实地说,夜晚不敢走那条长长的走廊。在2015年度海洋人物网上评选中,宋丽娜获得了41057票,位列前三甲。然而,宋丽娜说:“我只是个符号,代表着我们的团队。许宁博士也是女同志,她孩子还小,科研工作却成绩斐然,一样坚守雷达站!”

        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耳边是港口时不时传来的汽笛和机器的轰声,眼前是白天实地勘测时值班人员在寒冷的天气下热火朝天采样测量的模样。我想起他们对这种艰苦环境的回应:“我们现在条件真是好太多啦,2009年以前的雷达站,厨房在山腰,取水要靠送水的毛驴车,遇到大雪封山,就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危险。现在的条件和以前比起来真的就是天堂!”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让我鼻子发酸。难以想象,这群人中有胆小到夜晚睡觉不敢关灯的小姑娘,有怀着宝宝坚持工作的小媳妇儿,有笑起来一脸羞涩与腼腆的小伙子。

        偌大的雷达站,稍显空旷,可是从值班房间里发出的昏黄的灯光,却让人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丝丝温暖,让人更暖的是海冰人那份执着与坚定,那份对待工作的热忱。

    


核电周边冰区表层水温现场观测


        不畏艰辛,排难克险

        “取水口水温-1.2摄氏度,风速10米/秒,风向北!”“走,去下一个观测点。”这是在红沿河值班人员之间每天交流最多的话题。每天早8点、14点、20点一天三次的取水口、排水口、雷达监测点观测,两天一次的大面观测和粗格栅观测,这就是监测中心海冰团队在红沿河核电厂值班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

        海冰作为我国北部海区特有的自然灾害,对冰区涉海单位的构筑物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为了保障辽宁红沿河核电冷源的安全,海冰团队制定了系统的核电冷源取水保障工作方案,建立了视频、激光、声学和应力感应等多手段结合的冷源安全保障工作体系,从2012年至今,已连续三年为红沿河核电提供冷源安全保障服务,而在这安全保障工作的背后是海冰团队辛勤的付出。

        “我已经在这呆了三十天啦!”身边这个皮肤黝黑、笑起来憨憨厚厚的小伙子回答我说。他叫王平,是监测中心海冰团队的一名海冰监测员。这几天我总是看着他站在堤坝边,一站就是数分钟,开始我还不知道为什么,直到他把水温表从水里拉了出来,原来他是在测水温,凛冽的海风刮得人寒彻心骨,而他却一点不在乎!“今天已经很暖和了,”他笑盈盈地说,“前几天比这要冷很多。不过小刘哥在这边值班的时候,才真是冷呢,鼻涕流出来了都不知道!”脸上露出了些许不好意思。他口中的“小刘哥”大名刘永青,他虽不是海冰组里年龄最大的,但却是年轻人中从事海冰工作最久、最有经验的。每年值班,他总是挑温度最低、冰情最重的那段时间值班,不露声色地用他的方式照顾着兄弟姐妹们,因此,大家都叫他“小刘哥”。


第二次登上石油平台海冰调查


        “春节怎么办?”话一出口我就有些后悔了。“春节一样值班啊。”轻描淡写的语气就像一切都那么理所应当。我知道眼前这位小伙子很快就要从准爸爸升级为爸爸了。说起家里人,他一脸愧疚与无奈。“大家都是这样默默地付出的,当年小刘哥老婆临盆,他也是在海冰一线工作着;杨永俊博士已是两个小孩子的父亲,也一样坚守在海冰一线;陈元博士今年创下了在红沿河连续值班51天、合计值班70天的记录,过年期间他母亲生病住院也没耽误一天,直到工作结束才第一时间奔到母亲病榻前。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我们做不好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海冰人这个角色做好!”说到这的时候,他眼睛里闪出了无比的坚决,我内心为之一振。

   

        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监测中心的海冰研究工作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的”,海冰室主任陈伟斌研究员介绍说。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海冰研究单位之一,监测中心从海冰冰情观测入手,逐步开展了冰情数值预报模型研发、海冰力学特性研究、岸基雷达海冰观测等工作,并创立了工程海冰学科,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海冰研究的核心力量。国内首次应用航海雷达进行海冰观测、国内首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雷达海冰观测站、首次实现海冰测量数字化、首次应用多部雷达联合测冰、首次开展冰区生态环境研究等等,监测中心的海冰团队敢为人先,取得的众多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海冰资源利用研究的主要科研力量,其海冰淡化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进行了专利技术转让,是监测中心首个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范例,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国家和地方服务一直是我们研究方向的指挥棒,而能够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对我们科研成果的最大肯定!”陈主任如是说。


核电周边的搁浅冰


        当我向他提及 “孤独、危险、坚守、奉献”这几个与这一代海冰人交流时我感受最深的关键词时,他放下刚刚拿起的水杯说:“这是海冰人的传统。现在的软硬件条件确实比我们那个时候好了,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困难,有些困难是共性的,比如以前保暖装备不够现代化,一站在海边衣服就被风打透了;交通非常不便,每次在冰面的踏勘都要持续十几个小时等等。老一辈海冰人在野外作业时中风、割断手指、摔断腿、不慎落水的事件偶有发生,但是那时我们是一群人在一起,而现在这群孩子常常面临的是值班时的孤独寂寞,是海冰不是主流业务不受广泛关注时的茫然,这个时候更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让人欣慰的是现在这个团队都继承了老一辈海冰人的优良传统,让人担心的是这群孩子们因为冰上经验的不足,以至于自己身处危险还浑然不知,这是我唯一也是最担心他们的地方。老一辈海冰人凭借着强烈的责任心,不畏艰苦在危险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监测中心原党委书记董须瑜带领第一代海冰人创建了海冰室;老主任王仁树开创了海冰冰情数值预报方法,培养出了像监测中心党委书记隋吉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志军教授、局减灾中心总工刘钦政研究员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这一代年轻人已经继承了老海冰人的优秀品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研究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相信这只队伍一定能将海冰研究事业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在海冰的乐土上辛勤耕耘,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目前,监测中心海冰团队已经在海冰冰情观测技术研发、海冰灾害应急监测、海冰灾害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海冰理化性质研究、工程海冰力学性质、南北极海冰特征与气候变化和海冰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监测中心海冰团队共完成国家863高技术产业化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专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涉及海冰海洋行业标准3项、省部级和地方项目10项,编写海冰研究报告近百份。近3年,获海洋科学技术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3项,辽宁省科技学术成果奖3项,其他级别奖励近10项,为我国海冰防灾减灾与海冰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海冰淡化技术成果实现了技术转让,推动了新型资源利用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拓展……

 

COPYRIGHT © 2017 海洋世界杂志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404857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4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