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栏目导航
+更多 海洋科普
+更多 推荐商品
+更多 海洋历
详细内容

国家海洋局工作组现场调查“杜鹃”海洋灾害实录

来源:本站整理 日期:2017-08-16

强风、暴雨、巨浪、高潮……

9月29日,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登陆。同时,由于恰逢天文大潮,台风“杜鹃”导致福建沿海各地房屋倒塌、海堤损毁、企业停产、学校停课、交通中断、财产损失,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台风“杜鹃”来袭前夕,国家海洋局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开展现场调查评估,深入一线了解灾情。

 

                工作组成员冒雨采集台风数据记者            高 悦 摄

 

连夜急行赶赴厦门

9月28日,受“杜鹃”影响,福州机场取消了大量进出港航班。原本准备赴福州进行海洋灾害调查的工作组,被台风“拦”在了半路,他们连忙改变行程,决定先飞往广东汕头,再从汕头连夜驱车赶往厦门。

29日清晨,在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预报室内,数十台电脑高速运转,每台电脑都配备了两个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资料。紧盯电脑屏幕的工作人员即使熬红了双眼,也没有丝毫放松。

 “目前风力、风速如何,移动路径变化了吗?”工作组成员一边仔细观看气象图,一边和值班人员交流。

台风“杜鹃”发威,厦门市内海水倒灌严重,第一码头、鹭江道、沙坡尾等多处道路出现大面积积水。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观测资料显示,29日零时15分,位于鼓浪屿的厦门海洋站观测到的最大高潮位达7.62米,超过红色警戒潮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站观测到的第二高潮位。

 实地了解灾情、收集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海洋灾害的准确数据,是工作组的一项重要任务。29日12时许,工作组前往出现海水倒灌现象的厦门鹭江道、第一码头等地区实地了解情况。在厦门鹭江道,潮水汹涌,演武大桥桥面与海平面几乎平行。道路上,部分车辆疾驶而过,溅起半米多高的水花。在第一码头,工作组成员艰难地涉水步入,只见渡口满是浊黄的海水,由于正值当日高潮位,现场发现海水已漫过堤防设施,水深达10厘米左右。

随后,工作组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位于泉州市崇武县的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了解现场情况。工作组抵达时,这里风雨交加,巨大的海浪不断袭来,拍击着堤岸,激起一片片水幕。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张锡培告诉记者,崇武站在此次灾害过程中,监测到的最高潮位达到橙色警戒潮位,最大浪高达到5米,站区未受较大影响。

为了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工作组每到一处都会认真拍照和录像,仔细询问当地居民,了解台风到来时的情况。在崇武县半月湾调查时,工作组了解到,半月湾潮位较高,风浪较大,许多岸边房屋和道路发生大量海水倒灌现象。但由于潮水已经退去,很难客观准确地掌握当时台风的情况。经过多方打听,工作组设法收集到了当地居民用手机拍摄的港口受灾时的视频。

深入实地 评估灾情

台风“杜鹃”登陆点莆田市秀屿区受灾情况如何?9月30日一大早,工作组赶到莆田市,了解受灾情况。

虽然“杜鹃”已经登陆,但是莆田市天空依然飘着厚厚的乌云,道路两旁一片狼藉,路旁倒伏的树木随处可见,被大风吹折的树枝和广告牌散落满地。

“台风登陆秀屿区时的路径是怎样的?”

 “当地渔业受灾严重吗?”

工作组一到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就详细询问了解台风登陆时的情况。据了解,受台风“杜鹃”影响,莆田市渔业受灾较为严重。初步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莆田市渔业经济损失4020.7万元,其中池塘养殖受损5302亩,损失产量1074吨;渔港受损534米,海堤受损215米,渔船损坏1艘。

在“杜鹃”台风登陆地的秀屿区赤岐港,工作人员罗国详介绍,最大增水时间发生在9月29日11时左右,当时怒浪滔天,海浪打上码头淹到了脚踝的位置,但是未发生风暴潮淹没现象,对港池整体影响较小。

随后,工作组来到位于秀屿区东峤镇赤岐海堤。该海堤建于1991年,全长约5.1公里,受“杜鹃”影响,共有3处约200米防浪墙被冲毁。

东峤镇副镇长欧金美介绍,台风来时,潮位比平时高出近两米,当地紧急转移了堤后及低洼地群众280多人,干部群众和驻莆官兵全力投入到巡查、抢修中。目前缺口已用石头、麻袋等堵住,修复工作仍在进行中。

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等到工作组数据采集完毕,所有人早已全身湿透。

“虽然此次‘杜鹃’造成的灾害损失比预想要小,但是不能掉以轻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副主任张义钧说:“现场调查工作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作为海洋减灾业务单位,我们要脚踏实地,力争最大限度地减轻沿海地区的损失。”

探访站点 查验预报

据了解,“杜鹃”台风导致福建沿海各地房屋倒塌、海堤损毁、农田受淹、企业停产、学校停课、交通中断、财产损失。虽然台风“杜鹃”给福建沿海各地带来了风、浪、潮灾害,但是在各方努力下,福建省实现了海上人员零伤亡。

在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迎战“杜鹃”台风的战斗一直在持续。

 “由于应对‘杜鹃’台风对精确的降雨区、降雨量、时段等要求高,需要预报员比平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让预报接近准确值。”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吴向荣说。因此,为了做好台风期间的气象保障服务,熬夜值守成为预报员的“家常便饭”。

 “事实证明这次预报的结果是可靠的,降雨落区、量级和时段报得比较准确。”尽管连续加班,一脸倦意,但是吴向荣却有些兴奋。“台风期间,我们除了对‘杜鹃’进行了预判,发布风暴潮和海浪预警报之外,还发布了海洋灾害形势分析预测,划出了有可能发生海水淹没和倒灌的重点防范区域,为政府和群众做好应对提供了技术支持。”

据了解,防抗台风“杜鹃”期间,福建省共撤离回港海上作业渔船3.2万余艘、远洋渔船46艘,撤离上岸渔排人员3.1万多人,安全转移海上渔业人员16万人,海上无人员伤亡的报告。

为确保防台风期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于9月28日派出5个代表省防指的督察组,分赴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督察指导台风防御工作,重点督察沿海养殖渔排上老弱妇幼、作业人员撤离上岸和渔船进港避风是否严格按照部署时间节点开展。

 莆田市秀屿区是“杜鹃”台风的登陆地,渔业损失较为严重。记者了解到,目前莆田市已经启动灾后生产工作预案,组织20多名渔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受灾的浅海滩涂养殖区、池塘和工厂,重点指导养殖筏架整理,及时补苗,防治病害,避免二次损失。同时,该市还组织渔业保险机构对受损渔船开展勘验定损和受灾理赔申报,积极为渔民开通渔船理赔绿色通道。


COPYRIGHT © 2017 海洋世界杂志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404857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492
返回顶部